「成功投資不是因為買好的東西,而是因為東西買得好。」 股神巴菲特讀兩遍的書《投資最重要的事》 — 閱讀紀錄草寫27

Hilary Lee
Jun 8, 2021
這篇文章能給你什麼資訊?
1.何謂「第二層思考」?
2.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3.如何判斷景氣循環?
4.霍華·馬克思認為正確的投資目標為何?

《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是我到目前為止閱讀的第四本理財投資類相關書籍。隨著相同類型書籍的閱讀累積,我對於投資逐漸建立起了概念,而這本書卻是如此的讓我驚豔。

《投資最重要的事》,是一本值得一再閱讀的書籍。沒有太多餘的技巧,只有心態與思考模式的強調,卻都是能讓人一生受用的觀念。圖片為作者拍攝。

作為公認的投資大師 霍華 · 馬克思 ,他不斷強調作為投資者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所有的事情。他以極為謹慎的態度面對投資、並總是抱持質疑的思考模式。霍華 · 馬克思 最為人稱道的「第二層思考」,在本書中不斷以各種形式反覆出現:無論是以舉例的方式示範、或是針對金融危機發生前夕景氣過熱的分析,都一再的顯示 霍華 · 馬克思 是一個謙虛、邏輯清晰且謹慎的人。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霍華 · 馬克思 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使用了三個章節來解說風險與投資的關係,可以見得正確了解風險是多重要的事。個人認為這三個章節是繼第二層思考之後,本書最重要、也最精華的部分。唯有正確認識風險,才知道如何避免風險。

在分享開始之前,我摘錄書中一小段看來平凡、卻是我最喜歡的話來送給大家,願大家能收穫滿滿。

有個增進投資績效的方法是思考「今天犯了什麼錯」,而且試著避免他,這也是我們在橡樹資本嚴格應用的方法。

市場不是一部樂於助人的機器,不會只因為你需要高報酬就給你。 — 彼得 · 伯恩斯坦

每個投資人只要購買指數型基金,都能獲得平均水準的投資績效。而成功的投資人的定義,是比市場還有其他人的表現得更好。而這就表示如果想在投資市場獲得成功,可不能只是做跟大眾一樣的事情,你必須要比市場共識更深入的思考作者 霍華 · 馬克思 在投資要點中,最強調、也認為投資人最難培養的,是第二層思考能力。

第二層思考

與眾不同的洞察力。不僅能夠發掘常人能觀察到、能想到的事情,更能夠思考到常人沒想過的事、看見他們錯過的機會。但也不能忽略,與眾不同的行為,只有在判斷比別人卓越時,才能有高於平均的表現。

第一層思考 與 第二層思考
第一層思考:「這是一家好公司,就買這支股票吧!」
第二層思考:「這是ㄧ家好公司,但是每個人都認為他很好,所以這隻股票會被高估,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第一層思考:「從前景看來,經濟成長低迷,通貨膨脹上揚,該賣出持股。」
第二層思考:「經濟前景糟糕透頂,但每個人都因為恐慌出售股票,應該買進!」
第二層思考的意義在於,不僅是觀察到的現況、更能近一步從現況預測大眾趨勢,並做出相應的對策。我們不僅要看見個事實,更要理解事實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這件事相對的意義。這點我覺得跟行銷操作很像,只是行銷是順勢而為,投資是逆水行舟。

經濟學總是假設市場是有效率、且理性的:假設大家獲得的資訊差不多、投資人會做出客端判斷、市場價格總是反映實際價值、且有能力買賣資產。但想必大家明白,如果市場與投資者總是如此理性,就不會有次貸危機與鬱金香泡沫。於是沒那麼有效率的市場提供了深思熟慮的投資者獲利的空間:判斷市場情緒、當大眾做出不理性的決定、市場價格沒能及時反映價值時,做出與大眾截然相反的操作。

一個堅信效率市場的金融教授與一個學生散步。
學生問:「地上那張不是時每元超票嗎?」
教授:「不,不可能。如果真的是鈔票,早就被撿走了。」
於是教授繼續往前走,學生彎腰撿起鈔票,拿去買啤酒。

因為公認的好東西大家自然會搶著要,所以許多好的、便宜的資產都是在其他投資人不會發現或不願發現的東西裡。但是如何去判斷股票是否物超所值?首先必須能夠正確判斷股票的真實價值。作為價值投資者,霍華 · 馬克思 認為最好的選擇就是從基本面反映出的實質價值:像是盈餘、股利、有形的資產、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等,我們需要熟練財務分析的技巧,做出正確的價值分析,買進價格低於價值的標的

只要買得好,就等於成功賣出一半

價格」是價值投資人考量投資標的的起點。投資是人氣競賽,被大家熱議的資產就是贏家。最安全且獲利潛力最大的投資,就是在沒有人喜歡的時候買進,等待直到投資標的逐漸受到歡迎,價格上漲。所以只要價值判斷正確、也買得夠便宜,就能讓你避免掉許多風險。

無論一個資產有多好,只要用太高的價格買進,都會變成不好的投資。高品質的資產也有風險、低品質的資產也可能很安全。

風險:無憂無慮的投資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投資就是應對未來。未來不能掌控、且也無法預測,所以我們投資的時候,需要考量到可能發生的事,而且必須要認知到:可能發生的事,比即將發生的事情還多。唯有如此,才能控制風險,避免無法承擔的後果

《投資最重要的事》中,對於風險的圖解。

常人對風險的理解,比較像上方的圖,他們認為風險越高、報酬也越高,所以風險與報酬是正比關係。但如果真的是這樣,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投資市場中重摔導致血本無歸?

霍華 · 馬克思 將風險以第二張圖的概念做詮釋。風險表示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情的分佈機率,所以當風險越高、可能發生的事情越多,也表示你需要承擔更多不確定性。我們不可能知道每一件事情發生的機率,而且發生過的事情也不一定會再發生。承擔高風險確實表示可能獲得高報酬的機率提高,但相對也表示你可能發生劇烈損失的機率也提高了。

然而機率不等於結果。投資是許多因素:政治、經濟、公司、技術面與心理等的綜合表現結果,未來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但是只有一件事情會發生。

對每個角色而言,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同。但成功的投資人與普通投資人的區別,在於聰明的承擔風險。成功投資人懂得控制風險的技巧確保他們在相同的獲利下承受較低的風險,因此能夠有穩定的報酬表現

而這就是為什麼 霍華 · 馬克思 強調價值投資,因為他認為風險主要來自高價買進,而太高的價格,通常來自過度樂觀、懷疑與風險趨避不足。當我們正確估計股票價值,且用遠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就能夠同時達成低風險、高風險溢酬的目標。

景氣循環

我們可以把「金錢」視為一種商品。當景氣好的時候,市場上有太多的現金,金融機構為了市場佔有率與營收,會希望能借出更多的錢,於是開始降低放貸標準、提供更便宜的貸款利率。這意味著取得金錢的成本與門檻降低了、也同時也代表可能還不出錢的貸款人越來越多。

直到有太多人無法還錢,銀行開始提高貸款標準與利率。真正需要錢的企業開始借不到貸款而導致破產,這更進一步導致經濟萎縮。爾後又會有銀行發現貸款商機,開始提供借貸。景氣循環就是這樣週而復始。

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是我們能根據身邊的線索,觀察景氣變化。知道自己站在景氣中的哪個位置,並利用這些警訊引領我們的行動。我們可以用兩個問題簡化這個判斷:周遭可以用來投資的資金供需狀況?以及想要花掉這些資金的熱切程度?

市場熱度評估指南。圖片由作者翻攝自《投資最重要的事》。

情緒鐘擺

景氣循環往往伴隨著投資者的心態變化:貪婪或恐懼。我們需要對抗情緒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渴望高報酬的貪婪情緒。最嚴重的市場虧損,往往源於心態偏差。所以要時時抱持質疑、克服從眾心理與競爭情緒。

讓你身陷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確定知道但並非如此的事。

最可怕的是心態,是認為「我知道」、「這次不一樣」。認為一切事務掌握手中會讓人覺得沾沾自喜、忽略自己有許多不知道的事情與這些事情克能造成的風險,而且過熱樂觀的認為風險不會發生就是最大的集體風險。另一個致命心態,則是「害怕看錯」,自我懷疑的心理再加上他人成功的消息,會使投資人服從大眾,做出錯誤的決定。

「投資人都害怕看錯」
這句話無論是在本書正文,或者霍華·馬克思針對自己正文的附註,至少被提及過五次以上。可見這是一個多慣常出現、卻如此難以和平相處的情緒。
如果你擔憂績效表現,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是這麼的困難;如果讓不願犯錯的想法佔上風,你就不會為了在投資上取得重大成就,接受孤獨、反向的投資要求。

克服市場情緒的方法,是對價值強烈的察覺。對實質價值抱持堅定看法,能幫助我們維持堅定,直到市場認同我們的判斷。除此之外,謹慎分析市場情緒、並且對事物抱持質疑:對「好到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也對「糟到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知道群眾為何是錯的,能幫助我們認清事實,並有自信與勇氣抗拒大眾(與自己的)情緒。

幸運的是,長期來看景氣循環不會停止、週期最終會自我修正,但前提是你在短期內必須能夠活下來。當市場的機會很少的時候,重要的是耐心等待。

當每個人都喜歡這項投資:
1.很可能是因為他一直表現很好。實際上更可能的情況是,目前的傑出表現已經反映未來情況,所以這是未來表現欠佳的預兆。
2.可能價格已經受吹捧到某個程度,未來上漲空間相對較小。
3.可能這個領域已經被徹底開發,有太多資金流入,已經沒有太多便宜標的。
4.當群眾集體轉換心態退場,就有下跌的顯著風險。
我們不僅要看見個事實,更要理解事實背後所代表的相對意義。這幫助我們分辨那些「看起來不錯,實際上不好的東西」以及「看起來很糟,實際上很不錯的東西」。

投資是相對選擇的修煉

投資是人氣競賽,被大家熱議的資產就是贏家。但完美是優秀的敵人,我們不會總是能遇到完美的極端景氣,讓我們能放手一博。而且在任何時間點,當下的投資標的都是固定的,我們需要能理解當下的處境,並根據當下的條件做出最好的選擇。

想要找到便宜的好貨,我們就需要了解:
是什麼讓一樣東西賣出的價格比應該有的價值還便宜?

而很多標的會被冷落並不完全是分析的結果,而是心理力量。便宜標的常常是在不理性或者資訊不完全的狀況下出現的,通常也有一些客觀上的缺點:例如資產負債表顯示過度舉債、公司發展較同業落後等。而投資者可能沒有考慮到資產公平價格、或是沒看透資產負債表做徹底了解、甚至只是因為不流行而冷落標的。這些不受歡迎的資產,就成了便宜好貨。

如果剛好處在低報酬環境,你可以不必揮棒。請耐心等待時機,只在可控制的風險下,出現獲利機會,才應該舉起球棒打擊。

運氣

我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我們的成功,有運氣成份在。運氣能夠讓成功的投資看起來像有技巧,而分辨一個決定的結果是因為運氣或是實力又是如此困難:所以獲利的投資不代表正確的投資;而虧損的投資也不代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以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專業,並不能只單看投資收益的紀錄、也需要了解投資背後的決策過程。

隨機事件有能力獎賞不明智的決定,並懲罰好的決定。所以為了避免被運氣懲罰,我們可以建構一個在我們認為的情境下能表現不錯、但在其他情境下也不會表現得太糟的投資組合 —防禦性投資 。

安全邊際

防禦性投資,就是要確保在逆境中依舊能夠生存的投資方式。比起做對的事,他們更在乎不做錯的事情。防禦性投資者最重視、也是巴菲特最強調的,就是安全邊際。

當未來不符合你的期待,你能忍受怎麼樣的結果出現?這個答案就是安全邊際。堅持安全邊際的人不會奢望在高點取得高收益,而是避免在低點受到最大虧損。畢竟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虧錢,而只要避免犯錯,需要做斷的事情就會減少很多。

建立聰明的投資組合
0.建立投資原則:股票選擇與不選的標準
1.投資標的清單
2.估計投資標的的真實價值
3.目前價格與真實價值的比較
4.了解投資標的的風險與納入投資標的對組合產生的影響(低相關性)

設立正確的投資目標

霍華 · 馬克思 與橡樹資本對報酬期望的要求,是
在多頭行情時,達到平均報酬即可,但是在空頭行情,一定要擊敗大盤。

他們追求的不對稱績效,就是上漲賺得績效下跌虧損的績效幅度還大,他也認為這是每個投資人應該追求的目標。我們只需要追逐合理的績效,因為太高的報酬不值得追求、不值得為此承擔更高的風險。

沒有風險意識的投資人:
我需要8%的報酬,但我很高興可以賺到10%,12%更好,15%最好,20%就好極了!如果有30%那簡直太棒了!
有風險意識的投資人:
我需要8%的報酬,但我很高興可以賺到10%,12%更好,但是我不會試著要賺更多,因為這樣我得承擔我不願承擔的風險,我不需要20%的報酬。

作為投資者,我們必須要認清一件事,我們也是「人」,那些影響別人的因素,也會影響我們。因此我們必須對事物抱持質疑,根據自己所知道的資訊做正確的分析。對價值的確信,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價格波動時能夠有自信的堅持自己的信念。

如果還喜歡這篇分享,請幫我點擊鼓掌按鈕!鼓掌可以連續點擊喔^^
你的鼓勵對我而言是分享的最大動力喔!

祝福大家在不可預測的波動市場中,都能承擔相對低的風險,並因此獲得屬於自己的合理報酬。

--

--

Hilary Lee

熱愛閱讀 · 參觀展覽 長照 · 投資創業 · 藝術設計 Instagram: notebykuei